◇文峰大巴山中药材种植基地◇ |
|
摘要:目的落实国务院一号文件精神,了解西部地区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情况,找准适合西部地区中药材基地发展的方向和路子,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寻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新思路。方法对西部地区部分县区(市)进行实地考察、问卷和座谈等的方式调查。结果西部地区中药材基地的规模较小且产量低,但农民具有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地方政府有决心引导农民进行产业化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但目前处于一种起步阶段,几乎没有按《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要求进行基地建设,中药材基地建设上缺乏技术依托、缺乏科研人才,技术含量低下,下游产品开发脱节,中药材生产基地发展资金缺乏。结论中药材生产基地的发展需要政府的重视、正确的引导和资金的扶持,引进企业作为基地建设的主体,建设技术依托体系,奖励中药新产品开发,培养技术人员,开发药材市场,才能更好地链接中药现代化产业链,加快中药现代化步伐。 西部地区中药材基地基本情况 由于西部地区属于卡斯特地貌,境内沟壑纵横,形成了240~600 0 m垂直落差,区内小气候环境复杂多样,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森林覆盖率高,植被种类多,生物多样性复杂,物种资源丰富,具有丰富的名优、道地中药材品种资源,蕴藏量大,具备较好的经济开发价值。中药材名优、道地品种有:杜仲、天麻、三七、雪莲、川芎、木香、吴茱萸、金钗石斛、黄草石斛、白及、麦冬、天冬、黄精、黄柏、厚朴、葛根、玄参、五倍子、黄连、党参、半夏、苦参、百合、青蒿、鱼腥草等。中药材 GAP研究基地品种有:杜仲、川芎、何首乌、三七、天麻、麦冬、黄连、灯盏花、鱼腥草、半夏、青蒿、金银花、天冬、黄精、吴茱萸、党参、厚朴、重楼。
原作者:
浩燃文化
来 源:
浩燃文化
打印
共有1988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上篇文章:已经没有了
下篇文章:正宗的大巴山-营养食品花生、洋芋、红薯、玉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