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文峰乡暴风雨后的抗灾自救
2005/12/17 文峰旅游信息网
天灾遭人妒,干群自有路.2005年7月4日——7日连续四天的暴风雨,给文峰乡的农业及基础设施等造成惨重损失:一是水稻受灾面积2200亩,其中田埂垮塌长1.8万米,估计损失产量220万斤,产值154万元,涉及2793户,13000多人,其中绝收780户,4200余人,面积234亩,产量23.4万斤,产值17万元;二是玉米受灾1100亩,损失产量44万斤,产值30.8万元,涉及2340户,6895人;红苕受灾1230亩,估计损失产量307.5万斤,产值43万元,涉及2218户,6230人;三是房屋垮塌32间,其中圈舍12间,估计价值42300元,涉及12户,56人;四是乡村道路毁损严重。乡道路路基沉陷长17米,宽3.2米,路面全线毁损。村社道路路基垮塌3000米,路面毁损13公里;五是堰塘垮蹋6口;六是乡内五磅坎砖厂2台变压器倒地受损,高压电线挣断,1个砖窑冲塌,自用汽车1辆砸坏,损失5万余元。潘家河水库管理员养殖的商品鱼冲跑2000多斤,价值3000多元,拦河网具冲毁1幅,价值3000元。 在此期间,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亲临受灾农户和现场,组织干群积极抗灾自救:一是进一步落实明确了指挥部成员防汛工作职责和汛期24小时值班安排,保证一旦发生汛情、险情,能靠前指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真正发挥防汛抢险的指挥和领导作用。二是积极组织农户发展晚秋生产,大抓秋粮生产和多经生产,确保大春损失晚秋补。在秋粮生产种类搭配上,以秋洋芋为主,适当搭配秋苕、秋荞、秋豆等;在多经生产方面,发展秋延菜、正季蔬菜和反季蔬菜相结合,鲜食菜、加工菜与饲用菜相结合。三是从多渠道筹措资金,以干部担保为主到信用社贷款为主的方式,积极组织农资部门运足农用物资,强化农业使用经济的服务职能,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四是狠抓科技,促进技术落实。各涉农部门积极组织技术培训,把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带到了田间地头和农户院落。五是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劳务收入。截止8月底,秋粮和秋菜种植面积均超过27%,抗灾胜利充满了希望。 [size=4]文字[/size][size=2]文字[/size][b]文字[/b][color=#FF8C00]文字[/color] 资料由文峰乡政府办公室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