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西南民大学子赴通江文峰土门小学支教爱心暑假
2010/8/11 文峰旅游信息网
支教山区 爱心暑假——记西南民大学子赴巴中支教由我校学生自发组织的组成的“同心援”支教团队在多日的的筹备后,于2010年7月16日晚踏上旅程,前往巴中市文峰乡土门小学,开展为期15天的支教活动。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团队将在土门小学开设英语、语文、兴趣、体育、知识普及等课程,丰富山区孩子的暑假生活。出师受挫 旅途被困可能是要考验队员的支教的决心,17日队员在路上遇到了巴中地区几年不遇的暴雨,山路多处塌方,队员在雨中困留了几个小时后辗转颠簸到附近的铁拂小旅馆先做休息。19日天气转晴,终于可以出发了,但因为多处路段车辆不能够通行,队员们要中途下车步行三个小时的山路到学校。山路崎岖难行加上七月酷暑,一路上队员们背着行李和带给孩子们的文具走的汗如雨下、体力严重透支,当晚8点到达土门小学时不少队员的脚上都走出了水泡。家长见面会 踊跃报名20号下午家长见面会在土门小学展开,会上村委与校长代表村民表示对队员此次支教活动的大力支持与热情欢迎。团队向家长介绍了此次支教活动的时间、具体安排、并郑重承诺一定保重教学质量,让学生过一个快乐的暑假。会议当场报名踊跃,当天下午报名人数就达到了70人。次日许多老乡听到有老师来补课纷纷带着孩子来报名,报名人数当天达到了180人,由于人数过多队员不得不把原来的两个班增加到三个班。教学活动的展开由于班级的增加队员的工作量也增加了一半,但是队员却丝毫没有抱怨和懈怠,每天认真备课,利用一切条件寓教于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快乐学习。与此同时针对山区孩子没有开设英语课,基础薄弱的情况,队员破例收取了初中的孩子来补习,课程上增加英语课的比例,对症下药受到孩子家长的热情支持。本着让孩子们“健康暑假、健康生活”的宗旨,队员在教学的同时还带给了山区孩子们篮球、羽毛球、毽子、跳绳等体育用品,手把手带着孩子们做早操,举行跳绳比赛、夹球前进等各种趣味体育活动,激发孩子们锻炼身体的热情。调研活动的展开为了关爱山区里的留守儿童,团队进行了针对留守儿童的调研与家访,走访了近四十户留守儿童的家庭,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心理情况,并在学生中进行关于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与此同时队员还以访问的形式向乡村支书和校长了解土门村针对留守儿童的具体政策和当地流动人口的具体数据,研讨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困状及解决方案。支教生活点滴虽然来之前已经做了充分心理准备,但是学校生活状况的艰苦然是让队员们十分震惊惊:男生宿舍由会议室临时搭床改造而成、宿舍屋顶漏雨,床下垫的是稻草,厨房荒废了多年,蚊虫肆虐。最困扰队员们的是学校吃水要到几百米远的堰塘挑水,深知挑水不易队员除了做饭之外,洗衣、洗头则是绝不会动用水缸中的水,夏天酷暑实在忍受不了的话就去附近的水塘简单冲洗一下。上午上课、下午家访、晚上还要备课,值班的同学还要做饭、挑水,十几天下来队员们都瘦了一圈,女生也晒黑了。问他们苦不苦,当然回答苦……很苦,但是苦的忙碌充实,每天早上看到那么多赶了一个小时山路来上课的孩子,面对他们明亮的眼神对这里恶劣的条件也就没了怨言。结语队员们不想奢谈支教带给山区了什么,只是感谢,感谢孩子们早上摘得野百合、感谢那些悄悄塞给的小纸条,感谢困难时有队友的扶持,感谢落于乡野中陪伴孩子们中命中的一段,感谢每一次支教活动动机背后,那份隐隐闪现的善良,而我们因此得到的,是历程,是孩子,赠予的,将伴随整个生命的一段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