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滨乡-诗词文苑◇


诗词文苑

随时过 石丹山作
随时过,何须愁,富贵花开莫强求,
遇花时花插满头,遇酒时酒醉未休。
任你黄金堆北斗,难买判官把笔钩。
万事随和将就过,世人哪有百年寿。
(注:作者系民国时人,当过团政,该诗抄于其家壁上)

退休书怀 李中芬作
十六投身耘教原,四四授业享杏坛。
泪干成灰化蜡炬,丝尽方休效春蚕。
喜看桃李满天下,纵观英才遍翰苑,
老骥伏枥志千里,晚霞瑰丽浩中天。
(注:作者从教四十余年,此诗是退休时感作)

观三峡有感
信步登上坛子岭,极览宏图心潮惊。
截流大坝热浪翻,改航长道喜气腾。
神工敢叫江河变,壮志撼得山川新。
举世奇观堪诧叹,造福千秋为人民。
(注:坛子岭,腑瞰三峡工程全景之致高处,现已建成游览地)
咏阴月石
  三峡截流,掘得江中一巨怪石,被迁上坛子岭,供人观赏。
  其石嶙峋多姿,中有窟,酷似月(或圆或半),故名阴月石。
嶙峋石中嵌阴月,炼就灵气江底歇。
喜逢盛世上坛岭,神光镇坝供赏阅。
颂黄陵庙
禹王疏江驻此亭,孔明往来作园庭。
多少历史真墨迹,屈指可数有黄陵。
(注:黄陵庙:长江西陵峡中,上古留下古庙,庙内唐宋明清留下碑文及古物甚多,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地)
以上三诗均为本志作者参观三峡后随感而作。此三诗均发表于《中国三峡工程报》2001年11月21日。

治学名言 李永兴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师是推动摇篮的保姆,校长是摇篮奏鸣曲的指挥。
要求学生有所为者,老师必先为榜样;要求教师所为者,校长必躬行率先。此谓“教者必以正”也。
治愚须求学,学而不大厌;人生贵立志,志在四方。
《行为规范》即规矩,实施才可成方圆。

言苦 董辛勤
言苦原来有数端,黄柏黄苓与黄连。
虽然枝叶各相别,味道不同总一般。

山崖水涯 吴大林
行尽山崖并水涯,天生没有空人家。
樵夫担子渔翁钓,也在人间度岁华。

喜观三江桥 李文全
长虹锁天堑,镇治恶水滩。
蜀险变通途,人民乐心田。

古柏赞 石岗
古柏树参天,根盘节骨坚。历经沧桑变,常耐岁月寒。
登垄非渔利,隐花不逊妍。值今多雨露,枝叶喜重天。

治人心病药方 李太政
古人留下妙药方,明目清心大补汤,世人用我此般法,万祸千灾化吉祥。
孝顺十二分,阴阳全用,忠直一块,好心一片,信行半斤,老实一个,仁义广用,本分十分,恩惠随施,安分八两,小心一点,仔细一分,和气一团,温柔一般,戒赌洗净,方便尽量,耐心一百个,戒淫去心,好心肠一付,平等锅熬服。
(偈曰、方子由君请,妙法念念寻,看方不服药,病从何处轻。)

感 谢 信
尊敬的重庆船泊工业公司叔叔、阿姨们:
是您们用温暖的双手,牵动着我们这些失学儿童的衣衫,重返我们梦中呼唤的校园。
回想过去,我们祖辈生活在大巴山这老、边、穷的山野间,加之无数的天灾人患,世袭的贫穷和困难,终使我们因家庭生活艰难,上了学又中途辍学,背上了的书包又重新放下。我们这一批失学儿童,颗颗童稚的心,汇成“我要读书”的共同呐喊!
家里人眼望着门前的流水,背对着沉默的大山,虽心急如焚,却一筹莫展,无力回天。
我们这些娃娃金色的童年就这么失色黯然,过早地挖刨这贫脊的土地,接过爸爸妈妈的班?我们将沿着父母深沉的脚印,用汗水浇灌一株株枯弱的禾苗,用比我们高的背篓,托回拉聋的稿杆……
盼啊盼,盼弯弯的路边,小树挺拔,枝叶舒展。
望啊望,呆望着校园国旗迎风招展。
听啊听,偷听着校园里书声朗、歌声甜。
突然,杜鹃花绽放了,百灵鸟在林中婉转。一道道喜讯飞到我们低矮的屋前,“孩子们,上学去吧!”这声音泌人心田。是您们把爱化作春风,吹到这山沟沟,土坎坎。是您们使“希望之光”升华这山乡农院。
今天我们在校园里虽穿着单薄的衣衫,但能重返校园,心中是多么温暖!
叔叔、阿姨们,相信吧,春风吹过的林子,会更加茂盛,春雨浇过的花朵,必更加鲜艳。我们定会加倍珍惜这无比的深情,更加努力学习,艰苦锻炼,用优异的成绩,报答您们拳拳爱心的奉献。
(注:此文系1991年重庆船舶工业公司来通江曲滨捐资捐物救助山区失学儿童,捐赠会上的“感谢信”。当时由失学儿童代表朗颂。李永兴作。)


原作者: 浩燃文化
来 源: 曲滨乡志

打印
共有1325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 上篇文章:曲滨乡-教育志
  • 下篇文章:曲滨第三节-文化遗存
  • 地图导航
     
    浩燃文化 在线注册留言
    建议使用IE5.0以上浏览器 1024*768观看
    联系电话 0827-7347056 传真:0827-7347056 QQ:20027148   E-mail:wujiang_huei@163.com